百科网-一家专注于互联网知识问答的网站!
百科网 > 经验 > 正文

历史上最残酷的“九子夺嫡”之争,为何最后胜出的会是雍正?

发布时间:2023-09-19 08:43:26 来源:互联网投稿 阅读次数: 263 本文有: 7047个字 大约需要阅读时间: 18分钟
优质回答:

康熙有二十多个儿子,就是普通人家儿子多都会面临互动争财产。何况帝王家。最有竟争力的只有九位,所以很多人讲九子夺嫡。也并不是九子都要夺嫡,其实这九子也分成几派。1皇长子2皇太子3三皇子4四皇子、十三皇子(以四皇子为主)5八、九、十皇子、十四皇子(前期以八皇子为主,后期以十四皇子为主) 个人认为雍正夺嫡成功的原因 皇太子被废:在满月时就册封为太子,这在清朝是仅有一次公开册立太子。其母仁孝皇后难产而死,也许是康熙把对皇后的爱转到太子身上。初期太子表现还是不错的。但是只要康熙一天未死,太子未继位。其他皇子就有机会了。何况太子两度被废,已排除在外。康熙四十七年太子第一被废(大阿哥做了不少工作)太子第一被废时,夺嫡之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康熙才复皇太子位,也许是给其一个机会。康熙五十年后,康熙再次废了太子。之后有人提议新立太子和让旧太子复位。康熙均不同意,说明对其彻底失望。理论上除了旧太子之外,所以皇子都会有机会。在康熙五十年以前诸皇子把所有枪口都对准太子。(雍正躲在背后) 竟争对手的减少或者说几乎没有真正的竟争对手 大阿哥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康熙明确宣谕:“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 这算是彻底否决了大阿哥当太子。三阿哥常年修书,虽有心但无力。又没有什么派系。康熙交给他的任务大多是修书之类的。派系都是一些学者,翻不起浪。 八阿哥在太子第一被废前后到处活动,让人推举自己为太子。康熙帝怒斥八阿哥柔奸成性,妄蓄大志、企图谋害胤礽。康熙五十三年发生了毙鹰事件。有可能是意外,但很大可能是其他人下的手。康熙诏诸皇子讲八阿哥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听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遂大背臣道,觅人谋杀二阿哥,举国皆知。伊杀害二阿哥,未必念及朕躬也。然后康熙说出了更绝情的话: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五十四年康熙谕胤禩“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其实八阿哥已经无望夺嫡了,所以八爷党推十四阿哥夺嫡。 九阿哥在康熙年间的爵位不过是贝子贝勒,连郡王都混不到。而他一直想把八阿哥十四阿哥推上太子之位。在八阿哥因第一次废太子囚禁时,九、十四一起为八阿哥仗言。八阿哥被锁拿发审时,九、十四两人居然也带着锁铐随行。以示共患之意,还带着毒药愿同死。太过于讲义气,对八、十四阿哥非常好。一直为两人能当太子而奔走结党。前期推八,后期推十四。十阿哥也是力推八阿哥为太子的。 十三阿哥在第一次太子被废中卷了进去,并幽禁一年。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皇太子、皇长子、皇十三子圈禁。三人并列,说明十三做的事应不亚于皇长子。一年后放了出,也许是康熙以前太喜欢这个儿子。重新给个机会朱批上说胤祥绝非勤学忠孝之人,如不严加约束,必当生事。一个非勤学忠孝之人,岂能为皇太子。所以十三阿哥也是被排除在外。但其对于雍正则是绝对的忠心。十三是雍正的铁杆支持者,他只会帮雍正。 所以说雍正的所有对手都倒下了,康熙五十三年后。雍正只剩下一个对手十四阿哥。 诸阿哥锋芒毕露与雍正的韬光养晦 :大阿哥八阿哥九阿哥等都是在夺嫡之争中,过于表现和急切。并暗中勾结连党。雍正肯定也有,但雍正多在暗地里。至少在康熙眼里雍正比他们要好的多。 在太子前后两次被废,雍正在明面上没有什么动作。让康熙觉得雍正并没有参与其中。又未让手下推举自己为太子,这让康熙更加信任雍正。在太子第一次被废后,支持太子复立。太子复位后,雍正封为亲王。康熙在世时只封了三四位皇子为亲王,八以后的没封。第一次废太子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康熙不得已才复立太子。在这方面雍正贏得康熙的好感。 雍正在跟太子交好的同时也跟八阿哥等交好。让人以为他是老好人,谁都不会特别在意他和特别的去对付他。雍正尊释教道学,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诸皇子维持和气。在康熙面前表现:孝父、尊兄、爱弟。表面上雍正并没有参与夺嫡之争,这赢得了康熙的好感。 四爷党,人数不多,让人看不出有党:党争为历代帝王所忌讳,特别是一党独大的情况。 四爷党不像八爷结党弄的人尽皆知,特别是康熙一清二楚。在夺嫡中康熙处理了一批八爷党的人。太子党、大阿哥党都处理了一些人。而四爷党的人数不多,但实用有用。四爷党有那些人:1张英张廷玉父子,两人都入值南书房。官位虽然不是很高,但常常跟随康熙身边,并参与军政。南书房是康熙年间的权力中心。不是一般人都能入值南书房的: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张英是雍正的老师。张廷玉在雍正时任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死后配享太庙。。所以雍正能清楚的知道康熙的一些想法。张家父子自然偏向于帮雍正。2隆科多,佟国维的儿子,佟国维推八阿哥为太子,两处压宝。任步军统领,掌握着京师的部分警卫武装。康熙非常信任,让他监视诸皇子和王公大臣。所以雍正能通过隆科多而得知诸皇子和大臣的事。隆科多和康熙是表兄弟,又是姐夫和小舅子关系。雍正是由康熙的皇后佟佳氏抚养大的。佟佳氏就是隆科多的姐姐,佟国维的女儿。佟国维的妹妹是康熙的生母孝章皇后。隆科多的妹妹悫惠皇贵妃,抚育过乾隆。在清朝隆科多是唯一让皇帝公开称舅舅的。(佟佳氏是汉八旗) 年羹尧,李卫等人只是家臣家奴而已。年羹尧任陕甘总督是牵制八爷党在地方的一棋子。面邬思道在雍正继位前并未活跃在政治上,是雍正继位后田文镜请了他做师爷。有很多人讲邬思道是二月河虚构的。清人的春冰室野乘记录:世传其幕客邬某事,颇奇特,因撮记之。邬某者,绍兴人,习法家言,人称之为邬先生。文镜之开府河东也,罗而致之幕下。 就算是虚构也不是二月河虚构的。雍正的政治才能和尊释教道学 :雍正经常巡江浙,对治理黄河、淮河工程进行验收。多次随从巡幸、外出代办政务,足迹遍于中国主要地区,使他有机会了解各地经济物产,山川水利,民间风俗,宗教信仰,历史问题,对于民事非常了解。特别留意康熙帝处理政事,考查了地方行政和吏治,锻炼了处理某些政事的能力,获得了从政的一些经验。八阿哥贤的称号是八爷党吹的,只有康熙的认可一句胜过群臣百句。表面上雍正把心思都放在治国之上,表现的无争储之心。而八阿哥却到处活动。雍正表现孝顺忠诚,吃斋念佛,富贵闲人,康熙从未怀疑过他有争位的企图。 康熙知道诸皇子矛盾重重,谁继位都会打压过去的对手。雍正表现的尊释教道学,又信佛。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像唐太宗不选像自己的魏王,反而选晋王李治。就是怕魏王继位会对兄弟下手。而李治比较仁慈,他继位皇子都能保存。帝王最忌讳的就是兄弟相残。大阿哥、太子、八九十十四阿哥等在这方面让康熙非常不满。十四阿哥好为将 :十四阿哥个性爽直,重情重义。但重情义只是对八九十阿哥。心直口快,政治才能平庸。军事上是个天才,康熙非常欣赏。康熙后期的矛盾在内部而不是外部。需要的是一位能治理内政改革的帝王而不是统军打仗的帝王。雍正提出整顿积习的振作有为的政治方针,而八爷党多以仁义收买人心并不得罪人。三国时曹操曾问长子想法,长子曹彰讲好为将,曹操大笑。特别是太子被废,八爷党到处活动。康熙五十七年十四阿哥任大将军王,八阿哥知道自己无望,于是八九十支持扶持十四阿哥夺嫡。十四阿哥也是动了心思在八爷党的帮助下四处活动。八爷党的这些动作康熙是知道的,也引起了康熙的不满。而十四跟八爷党过于亲密,这是康熙所不喜欢。康熙年纪大了,如有立十四阿哥之意应早召回了。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病重,完全是来得及召回的。当时康熙还让雍正代替自己去祭天。清史稿:庚寅,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圣祖在申昜春园不豫,命代祀圜丘。而圜丘祭天在清代是大祀,当由天子亲祭。康熙派雍正代祭正是表明要传位于他。清史稿:凡祭三等:圜丘、方泽、祈穀、太庙、社稷为大祀。祭服圜丘、祈穀、雩祀,先一日,帝御斋宫,龙袍衮服。康熙五十七年后至康熙六十一年这五年中十四阿哥一直在外征战,很有可能是让十四阿哥远离夺嫡之争。但十四阿哥经常跟八爷党密谋书信往来。有人讲雍正是把康熙的遗诏中的传位十四皇子改为传位于四皇子,这是不对的。1古代用的是繁体字。2清朝的召书是用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的。就是汉字能改,满蒙文如何改? 雍正继位后进行一系列改革,把康熙年间留下的弊端大多加改正。还不如讲雍正伪造遗诏,这还更说的通。雍正以勤先天下,不巡幸,不游猎,日理政事,终年不息。在位十三年留下的朱批过千万字。康熙驾崩时国库只有八百万两,雍正驾崩时有六千万两。乾隆这败家子驾崩时只留一千多万两给嘉庆。

其他网友观点

“九子夺嫡”雍正胜出,原因很多,外部原因不说,从雍正自身看,他拥有三件制胜法宝。雍正有个家奴叫戴铎,很有谋略,可以称之为策略规划师。康熙五十二年,也就是康熙二废太子后,他上书胤禛,提出三条争皇位的建议:第一条是搞好父子兄弟关系;第二条是搞好与朝臣的关系,赢得他们的支持;第三条是在本门中培养亲信,壮大自己的实力。如果细品雍正在康熙晚年的处事风格,不难发现他基本是照着这三条做的。他刻意与康熙搞好父子关系,兄弟之间尽量谁也不得罪,他礼遇大臣,培植了年羹尧和隆科多等亲信。这些都为他继位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雍正能不能登大位,主要还在康熙。本人觉得雍正能得到康熙的支持,主要是他采纳戴铎的建议,总结出三大法宝。第一法宝:适度表现康熙是个英明的皇帝,在他面前不表现才华,他会认为你是庸才,弃之不用。过分表现才华,他会产生猜忌,认为你有野心,于是打击你。所以,在康熙面前,雍正的做发法是适度表现。他不主动请缨,过度展现才华。但是,康熙安排的事他从不拒绝,而且尽全力干好。这使得雍正在康熙眼中,既能干又没有野心。第二法宝:极度隐忍康熙之前对胤禛有一个评价,叫“喜怒不定”。康熙的评价是非常准确的。雍正当皇帝后,高兴时发誓赌咒说,不做对不起年羹尧的事,结果不久就把年羹尧杀了。雍正后来还让康熙去掉“喜怒不定”的评语。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为了争取皇位,他把寺庙里学来的隐忍用到极致。康熙喜欢忠,他表现忠;康熙喜欢孝,他表现孝;康熙喜欢悌,他表现悌;康熙喜欢仁,他表现仁。不管雍正是不是真的“忠、孝、悌、仁”,但在康熙眼里他就是那样的人。第三法宝:不争而争不争而争是最好的争。太子急不可耐的争,两度被废;大阿哥不失时机的争,被圈禁;八阿哥被人推着争,康熙把他打击得体无完肤。雍正表面上从来没有表现出对皇位的觊觎,但私下里,他拉拢年羹尧、隆科多、十三阿哥胤祥等等,真正内外掌握军权的都被他控制。因为不争,所以不会成为康熙打击的对象,他才可以从容地想事,从容地做事,把事做到尽可能好。个人观点,欢迎加关注讨论。

其他网友观点

雍正是清代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但是他却同时又是一位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赞他的人说:雍正在位十几年,革除了康熙时期的弊政,刷新了吏治、整顿了朝纲。行事刚愎果断,用人唯才是举!通过他的大力整治,从某种程度上挽回了自康熙晚年形成的颓废之势。客观上为后来的"乾隆盛世”打下了基础;贬他的人说:雍正得位不正,忤父逆母。对兄弟冷酷无情,对功臣卸磨杀驴。是清代少有的暴君!这些历史旧帐,自是仁智自见。那么,雍正是如何能从康熙的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最终登临大位的呢?下面尝试着分析一下,如有谬误之处,还请予以斧正。首先是才能问题!雍正的确有作大事的才干。而且几次成功地完成了康熙交派的任务。从而以"实干家″的形像被康熙所欣赏!这是他能被选择为继承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是格局问题!与其他几位皇子的锋芒毕露相比,雍正懂得忍耐。他的"以不争为争″的策略收到了奇效!正是他的隐忍使康熙看到在利益面前,哪个皇子能以大局为重!而能以大局为重者,才是为君者应该具备的格局!因此,那些被皇位香饵所引诱得尔虞我诈、翻云覆雨的皇子们自然也就出局了!最后是布局问题!在那个康熙年老,储位虚悬的特殊背景下,想要真的一动不动坐等天上掉馅饼是梦想!即使康熙真将皇位交到雍正手上,如果没有一定的实力作后盾,那他也坐不牢皇位、治不了天下。因此在诸皇子“明动”的形势下,雍正也在“暗动”!暗中在要害部门布局。笼络了隆克多等重要大臣为己所用,又举荐年羹尧掌握了军权…谋定而后动,压制住了其它皇子的势力!才得以顺利地接过康熙交给的"皇权接力棒”!上述各点只是个人见解,欢迎补充和交流!

其他网友观点

康熙一生共育有三十五个儿子和二十个女儿,长大成人的儿子有二十人。雍正皇帝胤禛是皇四子,从概率论方面来讲,胤禛只有百分之五的机率能获得皇位。但最终他却力压众皇子,有惊无险的在九子夺嫡中胜出。四皇子胤禛是如何从众皇子中胜出的?在储位之争中,皇四子胤禛参与的时间并不算早,他是在太子胤礽复废之后,才不露声色的参与到争夺战中,最终后来者居上。太子胤礽被废之初,先是庶长子胤褆(zhi)得意,接着是皇八子胤禩被重用与保举。雍正看的很清楚,他自己与储位无关,不妨表现的洒脱一些,维护好既得利益,争取将来的处境好一些。为此他采取了四处讨好的策略,周旋在储位之争中。雍正与太子胤礽的关系算是平常化,既不像皇三子胤祉、十三子胤祥与之密切,又不像庶长子胤褆、皇八子胤禩与之对立。胤礽被囚禁后,雍正作为看管人之一,他早已看穿康熙只是恨其不成气,绝不会置其死地。因此,雍正对胤礽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保护他的正当利益。胤礽曾说康熙说他弑逆实为冤枉,康熙当时不让人转奏胤礽的话,而雍正甘冒风险为其转奏,康熙听后释放了胤礽,雍正对这件事的处理可谓是一箭双雕。不仅使胤礽得到好处,还对康熙理解废太子也有好处,得到众人的好评。雍正与胤禩的关系一般,他不希望胤禩成为太子,也不想把关系搞得太僵,以免将来遭到打击,所以他对胤禩集团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态度。雍正对康熙关系备至,与胤祉一道冒死劝康熙治病就是例子。他在康熙面前给包括胤礽在内的诸兄弟说好话,企图获得康熙的好感与信任。康熙曾说过雍正度量过人,深明大义。雍正也因此很快被晋封为雍亲王。康熙曾说雍正保奏胤礽乃是伟人之举,但雍正却对此否认。因为胤礽的命运预料,如承认则可能被认为是太子党,那就得不偿失了。由此可见,雍正擅长工于心计,废太子的事件锻炼了雍正,为其积累了经验。太子胤礽再度被废时,更多的皇子加入到储位争夺中,雍正便是其中之一。雍正制定了处理宗亲、朝臣诸种关系的策略,以争取各方面的好感和支持。雍正认识到此刻既要表现出有能耐,又不要重蹈胤禩的覆辙。对待诸兄弟,要以胤礽暴虐为戒,多于团结他人,使有才者不嫉妒,无才者来依靠。对朝臣,不分亲贵加以笼络。对藩邸人员加以培养,形成自己的嫡系势力。雍正的活动手段是力图隐蔽,不露痕迹。雍正三番五次的表示自己对皇位没有兴趣,故而不收党羽,不树私恩小惠,与妻、舅家族关系都很平常,与大臣没有一个亲密往来的,同兄弟也不私相结交。其实这些都是做给人看的假象,结党纳派雍正自不落后。雍正分封在镶白旗,自从决定争取储位后,他就鼓励帮助属下人谋求官职。戴铎则由广西按察使升任四川布政使,魏经国任湖广总督,年遐龄曾任湖广巡抚,其子年羹尧为川陕总督。雍正还与洋人贸易以扩充财力。隆科多原是胤褆党人,后来与宗族转而支持胤禩,隆科多取得康熙信任后不再结党,在奉命清查京仓时,被雍正收服。此时的胤祥也成为雍正的铁杆之一,雍正经营的集团比其他皇子的都晚,而且规模人数也不多。雍正的不张扬,恰好突显出其它党羽的锋芒,让康熙产生他不结党的错觉,也给对手以无所作为的假象。在其它争储集团纷纷倒下时,雍正依然不急不躁。这些都获得了康熙的认可与好感,加深了父子之间的感情。据记载,康熙曾十一次前往雍正的狮子园,有一次雍正把乾隆引荐给康熙,一时三皇帝交谈,被后世传为佳话。康熙对雍正也着意加以培养,让他参与管理部分国家事务。凡是康熙交办的事,雍正都认真负责的完成。雍正的严格执法、奖罚分明的办事风格深得康熙欣赏,再加上他的殷勤孝顺,都符合康熙立储的条件。可见,康熙应该是把雍正作为皇储的候选人之一。但因前车之鉴,加之对十四子胤禵比较看好,所以最终没有确定。雍正与胤禵是康熙晚年最钟爱并着意培养的两个皇子,两人各有优点,但并非是最佳人选,因而康熙到死也未立太子,但帝位终究要传下去,就只能依靠临终遗诏。康熙六十一年,康熙驾崩,隆科多宣布遗诏,雍正即位。遗诏是由隆科多口头宣布,因此也引起了后世的各种猜测。有种说法是,康熙临终时迟迟没有立储,国不可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形,而胤禵远在西北,只能立雍正。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遗诏被篡改,最终却是莫衷一是。综上所述,雍正能在九子夺嫡中胜出,并非偶然,这是隐忍、策略、手段与机会的完美结合的产物。这件事件再次说明,隐忍不发并非就是无能,而锋芒毕露也未必就是稳操胜券,能笑道最后的才是真正的王者。

其他网友观点

康熙帝是清朝最伟大的皇帝,他一生有三十五个儿子,长大成人的有十九位。其中参与九子夺嫡的皇子有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九子夺嫡中有实力的可分为四大派系首先是大阿哥胤禔,其依靠的是他的舅舅大学士明珠。其次是太子二阿哥胤礽,胤礽在1岁时候就被封为了太子,本是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皇子,但胤礽对自己的骄纵放任引起了和康熙帝的矛盾,虽然其天资聪慧才能过人但最终还是被康熙帝废黜,在第一次废黜之后,太子仍不能悔改导致再次被废黜。实力最强大的是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均追随他。但康熙帝平生最恨结党营私,因此在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黜的公选太子事件中,因大臣们推举八阿哥为太子而遭到了康熙帝的圈禁,因此康熙帝内心之中对胤禩还是比较厌恶的。最后就是成为了雍正帝的四阿哥胤禛,其实四阿哥本是太子党一派对于储君并不奢望,但是变化发生在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黜后。此时八阿哥锋芒毕露遭到了康熙帝的打击,从而让四阿哥胤禛选择了沉默以待时机,他适时地支持太子复位给自己带来了好评。太子第二次被废黜后,诸皇子的争斗就分为了两派由于大阿哥胤禔、十三阿哥胤祥被康熙帝圈禁因而退出了对储君的争夺。太子胤礽知错不改也让康熙帝对其失去了信心,最终太子第二次被废黜并被康熙帝圈禁。由于胤礽再没有翻身的可能,因此对于储君的争夺就变成了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的三人转。三阿哥胤祉虽然年长但是羽翼未丰满成功的概率极小,他为了保全自己不被康熙帝制裁就主动退出了对储君的争夺,因此储君之位也就成了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的两虎相争。与胤禩相比四阿哥胤禛赢面很大表面上看胤禩的集团势力庞大人员也众多,对于太子之位也是势在必得其实不然。首先说康熙帝对于胤禩就极度的反感,太子胤礽在第一次被废黜时是因为失去人心,但胤禩却收买人心被公推太子。康熙帝对其行为评价为其心可诛比胤礽坏百倍,同时胤禩对太子之位的觊觎之心也遭到了康熙帝的厌恶甚至圈禁来打击他。而此时的胤禛不仅韬光养晦收敛锋芒还暗中安插自己的实力派亲信在朝中任要职,尤其对兵权的控制,胤禛对胤禩强太多。外有陕甘总督年羹尧节制十四阿哥胤禵的西北远征军,内有隆科多出任九门提督控制京师防卫,还有善于带兵被启用的十三阿哥胤祥,其部下控制了京师周围的部队兵权,这些都为四阿哥胤禛的继位创造了先决条件。最终没有兵权的八阿哥胤禩只能俯首称臣,而孤家寡人的四阿哥胤禛却成为了康熙帝指定的接班人,四阿哥胤禛在康熙朝晚期作风干练做事深得康熙帝的喜欢,因此成为皇帝也就没什么悬念了。

版权申明

本文"历史上最残酷的“九子夺嫡”之争,为何最后胜出的会是雍正?":http://www.baibapfp.com/article/2023091971795.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yfshare@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土堆网 我爱学习
人生就是为了不段学习而生的!
  • 156521文章总数
  • 10w+访问次数
  • 2356建站天数
  • 推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