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一家专注于互联网知识问答的网站!
百科网 > 经验 > 正文

历史上达摩到底活了多少岁呢?

发布时间:2023-09-19 08:43:23 来源:互联网投稿 阅读次数: 223 本文有: 7076个字 大约需要阅读时间: 18分钟
优质回答:

据传说达摩祖师生前被人下毒六次,活了150岁才故去,但当后人打开他的棺材后,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根本就没有祖师的遗骸。说起达摩祖师之死,有一番颇有意思的故事。传说祖师到了中国后,当时的北魏有一个叫做菩提流支的僧人,十分妒忌达摩祖师。于是就起来歹意,他做了一些素斋来供养祖师,但是在里面下了剧毒,这种毒可以毒死一切生物。达摩祖师看到这些素斋后,点头一笑,然后当着菩提流支的面吃了下去。菩提流支心中窃喜,以为这样一来,达摩祖师就会被毒死。但达摩祖师吃完后,让人拿来一个盘子,然后将腹中食物吐了出来,没想到那些食物变成了一条条毒蛇,吓得菩提流支赶紧叩头称罪。达摩祖师并没有怪罪他,让他回去好好反省。过了一段时间,菩提流支又起来歹心,他找来一种更毒的毒药,然后加倍了量,来毒害达摩祖师。达摩祖师依旧吃了下去,然后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将腹中食物屙了出来,这些屙出来的食物竟然将石头毒的爆炸了。菩提流支依旧不死心,就这样,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一共换了好几种毒药,一次比一次毒。吃了第六次毒药后,达摩祖师笑着对菩提流支说:“我来到中国,是因为这里有大乘根性的众生,因此我把大乘佛法带来,现在已经传法后世,我也就可以离去了。”然后达摩祖师将自己的法衣和钵盂交给了弟子神光,而后圆寂。弟子们将他埋葬后,认为祖师已经圆寂,众人所能做的就是将他的佛法发扬光大。就在同时,一个叫做宋云的魏朝大臣在终南山一带碰到了达摩祖师,只见达摩祖师拿着一只鞋站在路边,看样子是在等自己。宋云施礼后,达摩祖师告诉他“你的国王今天死了,你赶紧回去,你的国家会有事情发生。”宋云问达摩祖师这是要去哪里,达摩祖师告诉他自己要回印度。宋云回到北魏之后,果然因为国王之死,宫廷之中发生了政变,他带人迅速将政变压下去,并且辅佐新君登基。人们问他怎么知道的消息,他说自己在终南山附近遇到了达摩祖师,是祖师告诉自己的。人们不信,都说达摩祖师已经死了,不可能会碰到他。但宋云坚持自己见到祖师,大家觉得蹊跷。于是乎,众大臣说服达摩祖师的弟子将坟墓打开,当棺椁打开后,里面除了一只鞋,其它什么也没有。传说达摩祖师到中国之时,人们问他的年纪,他说自己150岁了,但等他圆寂前,他又说自己150岁了。来时150,死时150,到底他多大岁数呢?没有人知道。

其他网友观点

根据历史书上面的记载,达摩祖师一共活了150岁,在公元536年的时候圆寂了。但是关于他的死因却又很多的说法,其中力度最大的就是达摩因为遭人嫉妒,所以才被人六次下毒致死。其次才是说他“只履西归”,去往西天极乐世界修得佛身,在达摩圆寂之后,一向很敬重他的梁武大帝还亲自为他树碑立传,为他的离去感到可惜。达摩祖师达摩祖师的全称为“菩提达摩祖师”,他是南印度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由于香至王这个人对待佛法无比虔诚,是一个很信佛之人。所以,达摩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灌输了佛教的思想,渐渐也成为了一个信佛、爱佛之人,他从小就能够遍览佛经,而且在与其他人交流佛法的时候,也会有自己精辟的见解。后来,他奉了西天师父般若多罗大尊者之命来到了中国传法,虽然他的师父早在67年前就圆寂,但是他依旧谨遵师命,远涉重洋,整整历经了三年的时间,才来到了中国的南海。这时候正好梁武大帝的普通七年,也就是526年,在达摩来到南海之后,第二年便被梁武大帝请到了南京。但是达摩最终却因为佛见不同转而又去了洛阳,在洛阳城城中,达摩走在永宁寺宝塔前面的街道上,一边走一边游览。突然唏嘘一声:“现在我已经150岁了,游历了各国见识甚广,却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绝伦的建筑物。”这句话后来被记载在历史书当中,关于达摩活了150岁的资料也是由此而来。之后的达摩又住上了嵩山少林寺,并且还收下了一个为求佛法,不惜自断胳膊的徒弟慧可。达摩祖师住在嵩山少林寺之后,又去了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最终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圆寂,终年150岁。达摩死后,梁武大帝感到很可惜,为了以示尊重,他亲自为其撰写碑文还依照佛礼将达摩葬于定林寺,并为其修建了达摩灵塔和达摩殿,以示对其创立禅宗的纪念。关于达摩的圆寂,当时只有两种说法最为流行第一种是说达摩因为遭到了光统律师和流支三藏这两人的嫉妒,因为气量狭小所以他们便偷偷的在达摩大师的斋饭里投毒,由于达摩智眼慧根所以每次都能有所察觉,轻松的就避开了毒药。可惜就在这二人第六次投毒的时候,达摩却认为自己在中国传法的缘分已尽,便在明知有毒的情况下吃了斋饭,在饭桌前端坐圆寂。第二种说法则是达摩祖师在圆寂三年后,却被人看到了他手里提着一个鞋子,缓缓而行的画面,这个人叫宋云,他是奉命才出使西域。在见到这一幕之后,他便走过去跟达摩祖师交谈了起来,达摩祖师说自己正准备去西天,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选择圆寂的,宋云回去后便将这件事告诉给了大家,结果僧众们就决定打开他的棺材查看一下。当棺材被打开之后,原本被装在里面的达摩祖师居然不见了踪影,而棺材内,现在除了一只鞋之外空空如也,当场的僧众和满朝文武无不惊叹。北魏皇帝见了,除了大大称奇之外,也是直接命人将棺中的那只皮鞋给拿出来,放到少林寺里进行供养,后来这只鞋又被人偷到了五台山华严寺。除了达摩祖师的圆寂之谜之外,关于他还有非常多的传说,他这一生可以说都是传奇。其中就有一个叫做“一苇渡江”的说法,据说达摩祖师有一次要渡过长江,但是他并没有等船来了再过,而是自己在江岸边折了一根芦苇,就这么站立在芦苇上,然后就渡过了长江。这个传说流传至今,甚至于在长芦禅寺内,还专门为达摩祖师建立了一个“一苇堂”,就是为纪念达摩在“一苇渡江”之后,参拜了长芦寺而建立的。不管怎么样说,从历史书上有这么多关于达摩祖师的记载来看,他这个人应该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对于他的年龄还是依然存在了很大的争议。达摩到底是活了多少岁?关于这个问题至今都还没有定论,但是大部分的说法都是以150岁为准,但是很显然这个说法很具有争议性。那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如果有的话那就请写在下方的评论区进行文章的探讨哦~!【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其他网友观点

据记载,达摩最少活了150岁,于公元536年(梁武帝大同二年)圆寂。但关于他的死因却众说纷纭,有说达摩曾被人六次下毒而死,又有说达摩“只履西归”,去往西天极乐世界修得佛身。达摩圆寂后,梁武帝萧衍亲自为他树碑立传。达摩,全称为菩提达摩,他是印度国香至王的第三子,为刹帝利种姓。达摩的前世名叫菩提多罗,后奉西天师傅般若多罗之命来到印度,受国王供养。师傅在圆寂之前告诉达摩,在他圆寂67年后,达摩可去中国传法。达摩谨遵师命,远涉重洋,经过三年来到中国的南海,此时正是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广州刺吏萧昂为达摩一行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同时快马加鞭上报梁武帝。第二年达摩被梁武帝请到南京,最终达摩因佛见不同离开南京。随后达摩来到洛阳,达摩在游览完永宁寺宝塔后,不由得感叹自己已150岁的年龄游历各国,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的建筑。由此可知,此时的达摩已经有150岁了。之后达摩住在嵩山少林寺,同时收下了为求佛法而自断胳膊的徒弟慧可。达摩在收下徒弟慧可后,据记载,他又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历时五年之久,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圆寂,终年150岁。依照佛礼将达摩葬于定林寺,并为其修建了达摩灵塔和达摩殿。梁武帝亲自撰写碑文以示对其创立禅宗的纪念。对于达摩的年龄,按照史料上的记载,达摩初来中国便自己道出年龄为150岁,之后他在少林寺和东林寺待了十年之久,所以说,达摩圆寂时的年龄应该在160多岁。还有人说达摩离开中国时已有150岁了,圆寂时年龄肯定会更大。达摩究竟活了多少岁,至今没有定论,但好多的说法都是以150岁为准,这个说法显然是有争议的。关于达摩还有很多的典故和传说,他的死因便是其中之一。话说达摩到达洛阳后,当时佛教非常盛行。洛阳最出名的两位大师名叫光统律师和流支三藏,此二人皆是精通佛法之人,他们看到达摩大师演说佛道,便经常与达摩辩论。达摩逐渐赢得了声望,二人因气量狭小而要谋害达摩。他们偷偷的在达摩大师的斋饭里投毒,其实达摩早已察觉,但传法给徒弟慧可的任务还未完成。当二人第六次投毒时,达摩大师因缘已尽,法教也有了传人,于是没有采取自救,而是端坐圆寂。达摩圆寂三年后,北魏宋云奉命出使西域,回程时在葱岭与达摩祖师不期相遇。宋云看到但手中提着一只鞋子,缓缓而行。宋云与达摩交谈后,得知大师要去西天。宋云回来后将此事的经过告诉了大家,僧众决定开棺查看。当人们打开达摩棺材时,棺材里只有一只鞋,其它空空如也。当时满朝文武无不为之惊叹,北魏皇帝命人将棺中的那只皮鞋,放在少林寺供养起来。后来这只鞋在唐朝开元十五年被人偷到了五台山华严寺。关于达摩还有“一苇渡江”的传说,传说达摩渡长江时,并不是坐船而过,而是在江岸便折了一根芦苇,站立在苇之上过江的。此事的缘由是梁武帝与达摩讨论佛法起争执之后,达摩悄然离去,梁武帝深感懊悔,便派人追赶。当追到幕府山时,达摩已到江边,看见有人赶来,就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站在芦苇之上飘然过江。至今幕府山北麓还有达摩休息过的达摩洞,长芦禅寺内的一苇堂,就是为纪念达摩渡江后参拜长芦寺而建的。综上所述,根据史料可以判断达摩确有其人,但他的年龄是有很大争议的,据记载可推断其实际年龄应该是大于150岁的,圆寂时年龄接近160岁。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邀请!自灵山会上,佛陀拈花示众,边叶尊者破颜一笑,禅宗西天初祖的宝座即属迦叶所有。此后灯灯相续,直到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多罗门下弟子众多,唯菩提达摩机敏聪慧,于是,得传禅宗证法眼藏及衣钵,成为西天第二十八祖。达摩尊般若多罗遗训,将佛法东传震旦,以绍隆佛种,普利众生。于是,在南梁普通年间「公元520至526年」泛海三载来到中国,弘扬大乘禅定佛法。达摩到达广州时,正是南朝佛教鼎盛时期,即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梁武帝笃信佛教,听到报告后马上把达摩请到金陵。期间萧洐向达摩问道:朕即位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达摩说:并无功德。问:什么是真功德?答:净智妙圆,体自空寂,这种功徳,不从世俗求得。最后萧洐问道: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答:空洞洞的,没有圣谛。达摩见机缘不合,于是动念北上。当行至江边时,萧衍巳醒悟过来,知道了达摩是得道高僧,乃命人追赶。达摩顺手折断芦苇一枝,抛向江中,瓢然过江而去……这就是至今广为传诵的美谈——一苇过江。当他来到洛阳时,看到永宁寺内宝塔异常精美壮观,对人说道:我活了一百五十岁,游历多国,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美的佛塔。「这是我们所知道的关于达摩具体年龄的唯一证据。」说完之后,口唱南无,合掌连日。由于当时北方属北魏孝明帝时期,学佛之人大都热衷于引经据典,高谈阔论,与达摩的习禅不入流,于是达摩跑到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当时有个僧人叫神光,向达摩求法。正值腊月,天降大雪,神光在雪地里一动不动,至天亮时雪已没膝。达摩说他:岂能以小徳小智,轻心慢心,就想得到佛法,莫白辛苦了!神光于是抽出快刀,砍断自己左臂,以示决心。这就是禅史上著名的“立雪断臂”的故事。后来,达摩为神光取名慧可,九年后将衣钵传给了他。慧可成为禅宗二祖。完成了传经续灯的任务后,达摩知道他在中国的事情已经做完,便端坐而逝。三年后,北魏使者宋云从西域归来,却在葱岭见到达摩肩挑只履,翩翩独行。宋云回来立刻稟报。后人经过达摩弟子同意,掘开了熊耳山下他的坟墓,却见棺内别无他物,唯有一履,于是“只履西归”为达摩传奇的一生划上了句号。所以根据达摩自述,他的寿命应该是一百五至一百六十岁之间,具体无从考证。最后,奉上我在前年为达摩所作的一首诗,还请指正!

其他网友观点

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初祖,根据比较可靠的历史文献,菩提达摩大约活了150岁。但是后期禅宗弟子写的达摩传,为了抬高祖师地位,编造的神话内容比较多。所以,我们根据唐朝之前的文献和唐朝初期非禅宗弟子的记载来还原菩提达摩的生平。根据近代佛学大师印顺法师的考证,菩提达摩去世大约在530年如果按150岁倒推,菩提达摩大约出生于380年,是南印度一个小国的王子,后来出家,跟随般若多罗修行大乘禅法。大约在430年,南朝刘宋时期,菩提达摩50岁,从海上先来到交趾(当时属于刘宋)。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求那跋陀罗翻译了《楞伽经》。菩提达摩对此经非常熟悉,并自称为楞伽师。但南朝的僧人多不修禅法。菩提达摩在南朝传禅法50年,没收到一个徒弟。大约在480年,菩提达摩北上到达嵩山在南朝萧齐初年,菩提达摩北上,离梁武帝当皇帝还有20多年。所以菩提达摩根本没见到过梁武帝。菩提达摩在嵩山,住在窑洞9年,收了道育、慧可、僧副、尼总持和昙林等弟子。大约在524年,慧可40岁时拜菩提达摩为师,学习了6年。昙林在菩提达摩的弟子中最为年轻,写过《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及序》,记载了达摩的一些讲法,并简要写了达摩的生平。昙林约在585年去世。少林寺在496年建好后,菩提达摩曾经去过少林寺。慧可530年,菩提达摩来到洛阳,参访永宁寺,并于当年圆寂于洛阳菩提达摩看到永宁寺,说自己活了150岁,游历的地方无数,但从没看到像永宁寺这样精美的寺院,人间所无,可媲美天上。永宁寺木塔高达147米(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9米),菩提达摩看到后,长时间合掌口称南无(礼赞)。4年之后,永宁寺木塔被雷电击中起火烧毁。根据菩提达摩弟子僧副来推测菩提达摩的年龄《续高僧传》卷十六《僧副传》载: “释僧副,姓王氏,太原祁县人……而性爱定静,游无远近,裹粮寻师,所访不逮。有达摩禅师,善明观行,循扰严穴,言问深博,遂从而出家。义无再问,一贯怀抱……”僧副在萧梁普通五年(524年)圆寂于金陵(今南京)开善寺,寿61岁,出生在464年。如果按20岁从菩提达摩出家受具足戒的话,那一年应该是484年。菩提达摩大约在480年,南朝萧齐初年北上到达嵩山。当时,嵩山还没有少林寺,少林寺是496年建造的。菩提达摩在嵩山的一个窑洞里面壁修行9年,名声远扬,所以僧副到嵩山拜他为师。僧副大约跟菩提达摩学习了10年时间。南朝萧齐建武年间(494~498年),僧副南游到建康(今南京),住在钟山定林下寺。 梁武帝萧衍当了皇帝后,建开善寺请僧副。但僧副不喜欢高大华丽的寺院,就跟随西昌侯萧渊藻去了四川。《梁书》记载,萧渊藻天监元年(502年)任益州刺史。所以僧副去四川,也应该是502年。后来,僧副返回金陵,于普通五年(524年),圆寂于开善寺,春秋六十有一。所以梁武帝根本就没见到菩提达摩,而是见到了菩提达摩的弟子僧副。后期禅宗弟子编造的《宝林传》完全跟史书和佛教早期记录对不上号《宝林传》说,菩提达摩于普通八年(527年),南海泛舟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梁朝,受到萧衍在金陵的接待,然后狠狠地讽刺了梁武帝。可菩提达摩在中国收的一个弟子僧副早在3年前就在金陵去世了。这不是严重的穿越问题吗?其实,这都是后期禅宗弟子,为了抬高祖师地位,进行的胡编乱造。实际情况是,南朝的僧人多不修禅法。菩提达摩在南朝传禅法50年,没收到一个徒弟。后期菏泽神会一系的禅宗弟子编造故事,诽谤菩提流支和光统律师下毒害死了菩提达摩《宝林传》说:吾(菩提达摩)自到此国,六度被药,我皆捻出。今此一度,被菩提流支三藏及光统法师等,食中下药,吾不捻出也。菩提达摩所传的禅法与其他禅师的禅法不同,被人妒嫉下毒,也是有可能的。但不会是菩提流支和慧光僧统。菩提达摩的弟子都是底层阶级出身的,菩提达摩本人也没有结交贵族。所以菩提达摩很可能被一些小禅师妒嫉,但这些小禅师不出名,在佛教历史上也没名字。后来的禅宗弟子觉得很没面子,及把下毒的标签贴在了当时最有名的僧人身上:菩提流支和慧光僧统。首先,菩提流支和慧光属于两个不同的佛教派别,菩提流支属于地论北道师,慧光属于地论南道师,在很多问题上是相互批判的,不可能合伙给菩提达摩下毒。他们一个是经论师(翻译经论)的菩提流支,一个是律师(学佛教戒律)兼国家最高僧官的慧光,两个不可能合伙去给一个禅师下毒的。在佛教里面,论师、律师、禅师,属于不同的领域,论师和律师犯不着妒嫉禅师。并且菩提流支和慧光都是皇帝供养的,菩提流支是北魏的首席大译师,菩提达摩仅仅是平民供养的,根本不存在名闻利养的妒嫉问题。因为当时,菩提流支和慧光的名气都比菩提达摩大多了。菩提流支是印度佛教瑜伽行派的僧人,来北魏时,北魏明帝以永宁寺700僧人协助菩提流支翻译佛经,共译三十九部一百二十七卷,著名的有《十地经论》、《宝性论》。菩提流支有大神通,有一次他的弟子没及时给他打水,他拿了根柳枝在井口点了点,念了几句咒语,井水自动从井底上升到井口,菩提流支拿钵从井口直接舀水。旁边的人看到了,都感叹是大圣人。菩提流支说:不要乱夸奖,这只是小法术而已。因为北魏末年和东魏初年的战乱,菩提流支搬到邺城之后不久,就归隐山林了,传说到了湖北黄梅。菩提流支根本不可能给菩提达摩下毒。尝坐井口。澡罐内空。弟子未来无人汲水。流支乃操柳枝聊撝井中。密加诵咒才始数遍。泉水上涌平及井栏。即以钵酌用之盥洗。傍僧具见莫测其神。咸共嘉叹大圣人也。流支曰。勿妄褒赏。斯乃术法。外国共行此方不习。谓为圣耳。惧惑世网遂秘不宣。僧统慧光律师生于公元484年,卒于553年,虚岁寿70。慧光“初在京洛任国僧都,后召入邺,绥辑有功,转为国统”。在534年之前,慧光还不是僧统,到了后来迁都到邺城后才转为僧统。而菩提达摩在530年就去世了,菩提达摩根本不可能说是光统下毒,慧光那时仅仅是僧都,也称为都维那。跋陀禅师,是印度人,但是来中国后才悟道的,受到魏孝文帝的尊敬,少林寺就是为跋陀禅师于496年建造的。当时慧光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孩,跟着父亲到洛阳玩,在天门街井栏上玩抛砖游戏(大约双手抛三砖) ,一连抛五百下。跋陀禅师看到了,想“此小儿世戏有工,道业亦应无昧”,就上前用锡杖敲打慧光的头,声响清彻,跋陀禅师问:你想出家吗?慧光说:我早就想出家了。慧光非常聪慧,严守戒律,被人称为圣沙弥。跋陀禅师让慧光先去学戒律,慧光精研《四分律》,他钻研戒律太深,以至于让跋陀禅师流泪:你只能当高明法师,我的禅法传不了你了。慧光后来当了僧都。528年,北魏正处于尔朱荣叛乱和北方六镇起义之时,尔朱氏为了筹集军费,向佛教僧尼征税,并下令敢谏者斩。慧光此时挺身而出,不顾生命危险,终于劝服了尔朱氏。不惧生死、志向高洁、精研戒律的慧光会向一个不太出名的禅师下毒吗?菩提达摩只履西归只是神话传说后期禅宗弟子写的《宝林传》等书,说菩提达摩在洛阳圆寂三年后,北魏使者宋云出使西域返回时,在葱岭遇到菩提达摩,达摩的拄杖上还系了一只鞋。宋云回去告诉皇帝,皇帝开棺,发现没有达摩的遗体,只有一只鞋。这个神话也是漏洞百出。首先,佛教出家人大都是火化的。其次,北魏明帝派宋云等人于518年出使印度,正光三年(522年),宋云携大乘经论一百七十部返回洛阳。而菩提达摩去世于530年。也就是说宋云返回中国时,菩提达摩还在嵩山活得好好的。参考资料:在《洛阳伽蓝记》(547年的著作)卷一: 永宁寺,熙平元年(516)灵太后胡氏立也。……殚土木之功,穷造化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议。……时有西域沙门菩提达摩者,波斯国胡人也,起自荒裔,来游中土。见金盘炫日,光辉云表;宝铎含风,吹自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自云:‘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日。 修梵寺在青阳门内御道北,嵩明寺复在修梵寺西。并雕墙峻宇,比屋连甍,亦是名寺也。修梵寺有金刚,鸠鸽不入,鸟鹊不栖。菩提达摩云得其真相也。《续高僧传》卷十六载: “菩提达摩,南天竺婆罗门种。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冥心虚寂;通微彻数,定学高之。悲此边隅,以法相导。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随其所止,诲以禅教。于时合国盛行讲授,乍闻定法,多生讥谤。有道育、慧可,此二沙门,年虽在后,而锐志高远。初逢法将,知道有归,寻亲事之,经四、五载,给供谘接。感其精诚,诲以真法。”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

版权申明

本文"历史上达摩到底活了多少岁呢?":http://www.baibapfp.com/article/2023091971787.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yfshare@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土堆网 我爱学习
人生就是为了不段学习而生的!
  • 156521文章总数
  • 10w+访问次数
  • 2356建站天数
  • 推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