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一家专注于互联网知识问答的网站!
百科网 > 科普 > 正文

诸葛家族有3兄弟,为何分别投靠了魏蜀吴?3兄弟最后结局如何?

发布时间:2023-09-19 08:43:23 来源:互联网投稿 阅读次数: 385 本文有: 6981个字 大约需要阅读时间: 18分钟
优质回答:

诸葛家族是琅琊望族,在东汉末年诸侯纷争、天下动乱的时候,诸葛亮因为受刘备“三顾之恩”出山,之后担任了蜀国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在这之前,他的哥哥诸葛瑾就已经到了东吴,后来做到了大将军;而他的弟弟诸葛诞,终生效忠于曹魏,称征东大将军。提起诸葛亮我想大家都会知道,他事迹一直被世人歌颂着,比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赤壁大战、三气周瑜等。貌似他的兄弟在历史中被慢慢的淹没了。世人很少提到他的兄弟的,所以也很少知道他有几个兄弟,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其实诸葛亮还有两个哥哥,分别是诸葛谨在吴国担任大将军,诸葛诞在魏国任征东大将军,史书称“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这时候大家是不是感到奇怪了,既然他们是三兄弟,为什么要分属不同的阵营呢?诸葛瑾在早年间曾游学洛阳,后来天下大乱,率家人避居江东。后来孙权的姐婿弘咨遇到诸葛瑾,对其才华非常欣赏,就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担任宾待,后又成为孙权长史、中司马等职。215年,孙权遣诸葛瑾出使刘备,与诸葛亮在公馆见面,未尝谈及私事,最后双方重新划分边界。229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诸葛瑾虽然被封为武官,但其军事才能与其弟诸葛亮不可同日而语,几次出兵作战,均无建树。241年,诸葛瑾病死,时年68岁。252年,孙权死后,诸葛恪曾执掌东吴军国大权。253年,诸葛恪被宗室孙峻所杀,被诛灭三族。诸葛瑾这一族在吴国也全部被诛杀了。诸葛诞早年的仕途生涯并不顺畅,而魏明帝非常厌恶夏侯玄、诸葛诞等人,将他们免官。239年,魏明帝病死,其子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辅政,曹爽重新启用夏侯玄等人,诸葛诞出任扬州刺史、昭武将军。255年,毌丘俭、文钦在寿春起兵,反抗司马师的专权。诸葛诞拒绝了毌丘俭劝诱,并最先率兵讨伐,随后率先进占叛军的据点寿春。诸葛诞不仅平定了叛乱,还击退了东吴的军队。战后诸葛诞因长期在淮南驻守,于是被任命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成为魏国在东南地区的封疆大吏。之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见到王淩、毌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起兵,并得到东吴的支援,但于次年被镇压,诸葛诞被大将军司马胡奋所斩,夷三族。诸葛诞麾下数百人,全部拒绝投降而被杀。诸葛诞一族在魏国全部被诛杀了。诸葛亮幼年丧父,同叔父到南阳躬耕,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为了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蜀汉开国后,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光复大汉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病逝于五丈原。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早年无子,曾过继诸葛瑾次子诸葛乔为己子,之后诸葛瞻出生。263年10月,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在绵竹战死,此时诸葛亮直系血缘关系的仅存诸葛京(诸葛瞻次子)一脉。晋朝统一三国之后,诸葛京被新的朝廷迁居到中原一带,征召为官吏。诸葛京出任过关中地区眉县的县令,并把这里治理得很好。想当年,他的祖父诸葛亮多次想攻打眉县,都未能如愿。没想到历史与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让他从未谋面的孙子成为这里的县令。诸葛京在担任眉县县令之后,继续升迁,最后官至江州刺史……从此,史书上就不再有诸葛京后人的记载。诸葛亮三兄弟人各有志,分别效力于不同的主公,三个人发展的都不错,只是最后的结果都比较的悲惨,诸葛瑾和诸葛诞在魏吴分别被诛杀三族,诸葛亮的儿子和其中一个孙子也战死了。就有一个孙子得以终老。所以诸葛家族这么做,是有综合性考虑在里面的。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都没能遗传父辈的智慧,纷纷兵败被杀、灭三族;至于诸葛诞,也因为起兵反对司马家族,被杀灭三族。聪明的选择,却没有带来完美的结果。

其他网友观点

导语:三国大神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也就是说,我诸葛亮出身低微,是南阳的一个普通农民,只求在乱世中保全性命,压根就没想过拜官封侯,事实真的如此吗?诸葛家族三兄弟是何人?一、诸葛瑾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汉族,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经弘咨推荐,为孙吴效力。胸怀宽广,温厚诚信,得到孙权的深深信赖,称为"神交",并努力缓和蜀汉与孙吴的关系。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吕蒙病逝,诸葛瑾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孙权称帝后,诸葛瑾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二、诸葛亮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三、诸葛诞诸葛诞(?-258年4月10日),字公休,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毋丘俭、文钦的叛乱。之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见到王凌、毋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年)起兵反对司马昭,并得到东吴的支援。甘露三年(258年)二月,诸葛诞被胡奋所斩,夷三族。诸葛诞麾下数百人,全部拒绝投降而被杀。诸葛家族有3兄弟,为何分别投靠了魏蜀吴?结局如何?为何选择不同所谓诸葛三兄弟分仕魏蜀吴的说法,最早来自《世说新语》。这里提到的诸葛瑾、诸葛亮和诸葛诞三人,虽是同辈,但只有诸葛瑾和诸葛亮是亲兄弟,诸葛诞是二人的族弟,二人的亲弟弟名叫诸葛均,被诸葛亮推荐出任了蜀汉的长水校尉,一直到蜀汉灭亡时迁徙洛阳途中病逝,可谓默默无闻。三兄弟的性情都有不同,诸葛瑾为人有才华,很优秀但还不到卓越的程度,所以需要孙权这样的伯乐来让自己稳定发挥;诸葛亮则是有经天纬地之才,他想要一展胸中所学,成功证明自己,那就需要去开始从零到一的过程;诸葛诞的才华则更加一般,去到一个足够强大的团队里,所可以享受到的待遇更好,需要承当的风险则相对较低。综合上述因素,三兄弟做出不同的选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三人结局不同诸葛亮早年无子,曾过继诸葛瑾次子诸葛乔为己子,之后诸葛瞻出生。263年10月,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在绵竹战死,此时诸葛亮直系血缘关系的仅存诸葛京(诸葛瞻次子)一脉。晋朝统一三国之后,诸葛京担任眉县县令之后,一路升迁,最后官至江州刺史……从此,史书上就不再有诸葛京后人的记载。 诸葛诞为魏国高平侯、征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是魏国四大藩之一,负对吴国边境战事的总责,淮甸、徐扬一带都归其管辖,司马昭想废魏自立,首先就是要逼反他。诸葛瑾吧,这人就是个人普通政客,在江东地位一般。 军事根本谈不上,政治也就是正常人水平,属于建言献策一类的文官。诸葛瑾在早年间曾游学洛阳,后来天下大乱,率家人避居江东。后来孙权的姐婿弘咨遇到诸葛瑾,对其才华非常欣赏,就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担任宾待,后又成为孙权长史、中司马等职。215年,孙权遣诸葛瑾出使刘备,与诸葛亮在公馆见面,未尝谈及私事,最后双方重新划分边界。229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诸葛瑾虽然被封为武官,但其军事才能与其弟诸葛亮不可同日而语,几次出兵作战,均无建树。241年,诸葛瑾病死,时年68岁。252年,孙权死后,诸葛恪曾执掌东吴军国大权。253年,诸葛恪被宗室孙峻所杀,被诛灭三族。诸葛瑾这一族在吴国也全部被诛杀了。总结:蜀汉与东吴先后消亡,诸葛亮与诸葛瑾虽然享受一时权势也难免身后荒凉,而诸葛诞更是因为起兵反抗司马懿,被灭三族。诸葛家族充满智慧的决定,最后却来如此下场,可谓令人唏嘘不已。

其他网友观点

我是人者仁义也,用正史说三国。首先题目就有问题,诸葛三兄弟是大哥诸葛瑾,二弟诸葛亮,三弟诸葛均,这才是诸葛三兄弟,此外诸葛亮还有两个姐姐,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目前有记录的一共是五个孩子。长子诸葛瑾,在东吴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儿子诸葛恪是东吴的辅政大臣,一时的权臣。二弟诸葛亮和三弟诸葛均都一起出仕蜀汉,诸葛亮大家都知道是蜀汉丞相,而诸葛均则是由诸葛亮的推荐在蜀汉担任长水校尉。这才是诸葛三兄弟,这是血亲的三兄弟,而很多人是错把诸葛诞也当做诸葛亮的兄弟,这是极其错误的说法,所以根本不存在诸葛三兄弟分别投靠魏蜀吴的说法,完全是史料都没有看清楚。但是可以讲一下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为什么分别在魏蜀吴的故事。诸葛家族在汉朝末年的分开的过程首先是诸葛亮和诸葛均。诸葛亮的父亲早逝。诸葛瑾出生于174年,诸葛亮出生于181年,注意这个时间点。黄巾起义爆发于公元184年,也就是诸葛亮3岁的时候,这场起义波及到徐州,但是在185年年尾被平定,但是到了188年,青徐黄巾军再度起义,中原大乱。随后在陶谦的打击下,徐州的黄巾军北上躲避陶谦的兵锋,大概是190年之后到194年之前这段时间里,当时的曹操大肆屠杀徐州百姓,为了躲避战火,诸葛家族开始迁徙,诸葛亮应该是最早迁徙的,因为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但是此后朝廷任命朱皓为豫章太守,于是朱皓上任,诸葛玄则去依附当时的荆州牧刘表。当时同时的应该是年幼的诸葛亮,诸葛均以及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在荆州的时间是平静的,刘表此人守土一方,荆州百姓还是很安稳的,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应该也是这段时间嫁人的,大姐嫁给蒯良、蒯越之侄子蒯祺;二姐嫁给了二姐出嫁庞德公之子庞山民。此后不久诸葛玄去世,诸葛亮没有出仕,在襄阳城外的隆中隐居,陪伴诸葛亮的是弟弟诸葛均,而后诸葛亮在201年被刘备三次寻访,最后成为刘备的军师的。而小弟诸葛均在诸葛亮出仕刘备之后一直留守隆中,蜀汉建立后的公元216年,由诸葛亮推荐出任蜀汉长水校尉一职,蜀汉灭亡后与宗预被迁徙至洛阳,在途中病故。大哥诸葛瑾,与诸葛亮不同的是诸葛瑾可能南渡,可能要晚于诸葛亮,推测诸葛瑾前往当时大约是建安五年(200年),当然也有可能更早,和诸葛瑾同为徐州人的张昭渡江应该在陶谦去世后的194年之后,此后是刘备担任徐州牧,随后是吕布,最后刘备,吕布,袁术,曹操在徐州相互攻打,造成了大规模的战乱,很有可能是这次战乱导致大量的徐州人南下。诸葛瑾只是其中的一员,此后是由孙权的姐姐的女婿弘咨引荐给孙权,得进入东吴的官场,诸葛瑾自然病死。族兄弟诸葛诞。诸葛诞此人应该是诸葛家留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人,他是选为尚书郎,按照汉朝的规矩,只有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书台,三国时期可以看做汉朝的延续的一段时间,所以诸葛诞此人十分有才而且还是名士,诸葛诞踏入官场并且发挥作用是魏明帝时期,以及此后的曹芳时期,这一段时间里诸葛诞出任为扬州刺史,昭武将军。开始镇守曹魏的重镇淮南,也是从这一段时间起,诸葛诞在淮南拥有巨大的声望。诸葛诞曾经跟随司马懿,司马师平定过淮南王凌和毋丘俭发动的两次叛乱。当司马昭想要篡位时,诸葛诞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同时又害怕司马昭除掉自己,发动了淮南第三次叛乱,这次叛乱持续近一年,最终被司马昭平定,司马昭部将胡奋手下的小兵斩杀诸葛诞。诸葛诞的儿子诸葛靓当时在东吴当人质逃过一劫,诸葛靓的儿子诸葛恢是东晋的名臣,而诸葛诞的曾外孙司马睿这是东晋的开国君主。

其他网友观点

东汉后期门阀士族林立,大家族甚至直接影响政治,比如曹魏的司马家族,东吴的陆逊家族,都是很厉害的家族,有人认为诸葛家族应该也是很厉害的,因为其家族遍布魏蜀吴,其中以诸葛亮位列蜀汉宰相,诸葛瑾担任东吴高官,诸葛诞也在曹魏占有一席之地。按理说,这种分散投资在三国这样纷争的时代,应该没有多大风险性,不管哪个政权一统天下,都不影响诸葛家族的发展。尽管在诸葛亮这一代连续出了三位能人,也不能代表诸葛家族在三国时期就是一个大家族,诸葛家族虽然是琅琊大族,但是其祖上并没有出过类似袁绍家族那样的四世三公。比如诸葛亮之所以会在南阳躬耕,就是因为逃难去了那里,而且是住在老丈人家里,如果诸葛家族很厉害,也用不着东奔西走了。究其原因,诸葛家族势力并不强,因此家族人员不得不自谋生路,几个人分别在不同的阵营混出了名声。接下来,纵横就来跟大家讲讲这三人为何分别投靠了魏蜀吴,最后的结局又如何。为蜀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子孙战死沙场诸葛亮三岁丧母,八岁丧父,投靠自己的叔父诸葛玄,然而诸葛玄也在荆州去世,当时十六岁的诸葛亮经常自比管仲和乐毅,但是很多人对他不屑一顾,据说,诸葛亮在遇见刘备之前,曾多次向刘表献“隆中对”,然而却并不为刘表所赏识。当时襄阳名士黄承彦与其结交,并且将自己的女儿黄月英(传言长得并不好看)嫁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人生的逆转是遇到了刘备,成为蜀汉的奠基人物,在刘备去世后,年纪轻轻的诸葛亮就已经执掌蜀汉军政大权,先后主持多次北伐,然而在五十四岁时因为长期操劳而病重,最后一命呜呼。由于诸葛亮去世时,子嗣都比较小,并没有继承诸葛亮的政治遗产,在三十年后,曹魏伐蜀之战中,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和长孙诸葛尚全部战死在绵竹,只有诸葛瞻的一个幼子诸葛京幸存下来。孙权“神交”,东吴顶梁柱诸葛瑾,子嗣被诛杀诸葛瑾是一个严重被历史低估的人物,在很多人看来诸葛瑾的表现很差劲,完全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实际上,诸葛亮有过度被吹嘘的嫌疑,而诸葛瑾的名声都是实打实的。在周瑜、鲁肃、吕蒙等东吴贤臣去世后,诸葛瑾逐渐成了东吴的顶梁柱,孙权遇到大事都会询问他的看法。孙权称帝后,诸葛瞻担任东吴大将军,领豫州牧,在东吴政权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诸葛亮在蜀汉的影响力。在夷陵之战期间,蜀汉与东吴开战,由于诸葛瑾与诸葛亮的关系,有人诋毁诸葛瑾与蜀汉暗通曲款,孙权表示,我与诸葛瑾是神交,不是他人所能挑拨的。诸葛瑾去世后,孙权重用了他的儿子诸葛恪,在临终前任命其为托孤大臣之首。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孙亮即位后不久,竟然将诸葛恪诱骗到宫中,在宴会上将其杀害,诸葛瑾的子孙都遭受波及,如果不是当初有一个儿子过继给诸葛亮,估计就绝后了。对曹魏忠心耿耿的诸葛诞,结果被满门抄斩诸葛瑾和诸葛亮是亲兄弟,而在诸葛诞只是他们的堂弟,年龄也比他们小很多,当时诸葛瑾与诸葛亮都分居各地,更别提这位小堂弟了。诸葛诞长大的时候,诸葛瑾与诸葛亮已经在东吴和蜀汉都闯下一片天地,按照道理来说投靠他们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诸葛诞还是依靠自己的实力,在曹魏政权打拼出一片天地。只不过诸葛诞没有赶上一个好时候,自从曹丕和曹睿死后,曹魏政权就走了下坡路。本来诸葛诞也想有一番作为,奈何时局如此,诸葛诞也没有办法。后来因不满司马师兄弟擅权,在寿春地区招兵买马,蓄养死士,遭到司马师的忌惮,想要将诸葛诞调入京城再对其动手,诸葛诞于是在寿春发动叛变,结果兵败被杀,而且被夷灭三族。诸葛家族虽然在诸葛亮这一代走向了巅峰,但是前后兴旺不过两代人,下场不可谓不惨淡。

其他网友观点

三国时的琅琊诸葛家族,因为号称三国“龙虎狗”三兄弟的诸葛亮、诸葛瑾,及两人的从弟诸葛诞,声望达到了鼎盛。琅琊,即现在的山东临沂及周边地区。这里出了三大家族,除了诸葛氏之外,还有著名的琅琊王氏和颜氏两大家族。诸葛氏原本为琅琊诸县葛氏,后迁至琅琊阳都,为了跟阳都本地的葛氏区别,就被称为了“诸葛”,即诸县葛氏的简称。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兄弟都来自琅琊诸葛氏,却为什么分别投奔了蜀国、吴国和魏国呢?他们的经历和结局如何呢?我们分别道来。先说诸葛亮兄弟。诸葛亮和诸葛瑾的父亲诸葛珪早逝。当时,诸葛瑾已经15岁,在古代已经到了自立,娶妻生子的年龄了。而诸葛亮才8岁,他们的亲弟弟诸葛均年龄更小。于是,诸葛瑾就留在了琅琊照顾家业,而诸葛亮和诸葛均被时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接到了豫章郡抚养。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玄丢了豫章太守之职后,依附了故友荆州牧刘表。诸葛亮和诸葛均就随同叔父去了荆州。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就带着弟弟诸葛均,跑去了隆中,躬耕于陇亩之间。诸葛亮的事迹举世皆知了。他号称“卧龙”,所以,又被称为“三国龙虎狗”中的“龙”,以管仲、乐毅自居。后经好友徐庶推荐,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在207年,诸葛亮投靠了刘备,献上隆中对,成为了蜀汉的开国元勋。诸葛亮的亲弟弟诸葛均,长期跟诸葛亮生活在一起,也跟随诸葛亮一同投了刘备。诸葛亮建议刘备外联孙权,共同抗曹;又帮刘备取荆州,得益州,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根基。诸葛亮位居蜀汉宰相之位,大权独揽。他为了兴复汉室,完成刘备遗愿,又屡次北伐。只可惜,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五丈原,留下了一生的遗憾。诸葛瑾敦仁持重位极人臣诸葛瑾原本在家乡琅琊居住。黄巾之乱爆发,诸葛瑾为了躲避战乱,搬到了江东。后来,经过孙权的姐夫弘咨推荐,200年,诸葛瑾得到了孙权的重用。诸葛亮当时在隆中,也曾被推荐给东吴和曹魏。但是,诸葛亮的志向是做管仲和乐毅。管仲掌有春秋时齐国的宰相实权,而战国时的燕国大将乐毅则率五国之兵攻下了齐国70余座城池。诸葛亮是要同时做宰相和大将军,掌控一国的政治和军事实权,所以,他既没有去东吴,也没有去曹魏。自此,两兄弟分别辅佐了不同的君主。诸葛瑾在吴国,因为诸葛亮在蜀国位高权重的原因,立场十分尴尬。但是,他通过自己的智慧与才能,赢得了孙权的信任,从长史、中司马做起,历任南郡太守、左将军之职,督公安,获封宛陵侯,假节;后又升任骠骑将军,孙权称帝后,诸葛瑾受封大将军、左都护之职,领豫州牧,位极人臣。诸葛瑾的地位是要次于诸葛亮的,因为被称为了“三国龙虎狗”中的“虎”。诸葛瑾为人谦恭谨慎,得以善终。但是,他的儿子诸葛恪在吴主孙亮继位之后,作为辅政大臣,官至太傅,大权独揽,最后为权臣孙峻所杀,三族被诛。还好,诸葛瑾曾经过继了一个儿子诸葛乔给诸葛亮做养子,这才留下了一支血脉。诸葛诞淮南叛乱兵败死节诸葛诞应该长期居住在琅琊,成年后顺理成章投奔了雄踞北方的曹魏。诸葛诞因为与曹魏宗室夏侯玄交好,曾经被曹叡厌恶他们沽名钓誉,追求浮华,被免官罢职。后来,曹芳继位,曹爽辅政,诸葛诞又跟随夏侯玄一起被重新启用,出任扬州刺史,获封昭武将军。高平陵之变后,曹爽被杀,司马懿为了安抚曹魏旧将,加封诸葛诞为镇东将军,假节,督扬州,封山阳亭侯。之后,诸葛诞跟随司马氏战东吴,平叛乱,被任命为镇东大将军。后因功又被封为高平侯,转任征东大将军。诸葛诞能征惯战,屡立战功,但是其地位明显要低于诸葛亮和诸葛瑾,所以,又被称为“三国龙虎狗”之中的“狗”,即“功狗”的意思。但是,诸葛诞因为好友夏侯玄、邓飏被杀,而反对司马氏的王凌、毋丘俭也被诛了三族,心不自安。司马昭知道诸葛诞不会支持司马氏,就逼迫诸葛诞造反,下令升诸葛诞为司空,并让其到京城任职。诸葛诞自然知道司马昭的意思,在恐惧之下发动叛乱,并向东吴求援。最终,诸葛诞和前来救援的吴军文钦等人,皆被司马昭困于寿春。司马昭攻破寿春之后,诸葛诞逃跑途中被杀,并被诛灭了三族。三国诸葛氏三兄弟,虽然分别投奔了魏蜀吴,但是,都做到了位极人臣,权倾一方的地位,将琅琊诸葛家族推向了巅峰。可是,除了诸葛亮之外,诸葛瑾和诸葛诞家族的结局都不好。即使是诸葛亮家族,也在魏灭蜀之战中,死伤惨重。这也正应了那句话,“福兮祸之所倚”吧,三国龙虎狗三兄弟,也没能逃出盛极则必衰的铁律。

版权申明

本文"诸葛家族有3兄弟,为何分别投靠了魏蜀吴?3兄弟最后结局如何?":http://www.baibapfp.com/article/2023091971784.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yfshare@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土堆网 我爱学习
人生就是为了不段学习而生的!
  • 156521文章总数
  • 10w+访问次数
  • 2356建站天数
  • 推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