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一家专注于互联网知识问答的网站!
百科网 > 营养 > 正文

为什么唐朝不称为李朝?宋朝不称为赵朝?创始人是依据什么命名?

发布时间:2023-09-19 08:43:16 来源:互联网投稿 阅读次数: 360 本文有: 4192个字 大约需要阅读时间: 11分钟
优质回答:

中国古代王朝的名号,没有一个是按照姓氏来的,如果你姓李,建立的朝代就叫李朝,你姓赵,建立的朝代就叫赵朝,那是要被笑掉大牙的,因为有一种土包子的既视感。中国传统观点一般认为是夏朝是第一个王朝,夏朝的皇帝难道姓夏?当然不是,他们姓姒,可是大禹的封地在阳翟,那里当时以夏为名,所以大禹就是从夏这个地方的诸侯进一步升级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到他儿子启再把这个选举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改成世袭制的后(请注意:当时的国王不叫王,而称为后,死后则升级为帝)。这种从诸侯到帝王的模式,被后世所遵循。商替代夏,商这个名号,也是封地名,商人的始祖契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邑(今河南商丘) 。周替代商,周这个名号,也来自地名,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而后再接受商朝的册封,成为商朝的诸侯。而最终扫灭六国代替周天子君临天下的秦,更是周的诸侯,当初西周孝王说:"伯益的后人替我养马,我就分给他土地,让他作为一个附庸国。"便把秦地赐给秦的第一代掌门人非子,号称秦嬴。当然在秦之后,诸侯直接做皇帝的情况少了,演变成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农民起义发家,但是农民起义军一旦成了气候,他们的领袖也会称王,作为日后称帝的第一步,而这实际上就是对上述模式的模仿。譬如说刘邦,原本只是一个秦朝的基层干部亭长,可是后来发达了,便先称沛公(沛是地名),后称汉王(汉也是地名),最后升级为汉高祖。第二种则是贵族大臣身份起家,最终往往以禅让的方式实现更替。譬如曹魏替代汉,就是汉献帝把皇位禅让给曹丕,而新朝代的名字,则来自曹操、曹丕父子的封地魏。之后晋代魏,也来自司马家的封地晋。此后宋齐梁陈隋唐五代宋,都是这个模式。而到了晋末,又出现一种新情况,即少数民族的入侵。他们的国号又是怎么来的呢?第一种是选择与自己有关系的朝代名,譬如匈奴人刘渊就说自己跟汉朝有亲戚关系,所以他的国号就是汉。努尔哈赤自居金朝后裔,所以国号后金。第二种是依据自己的起源地来起朝代名,譬如耶律家认为自己起源于辽水,所以朝代名辽。李元昊认为自己老祖宗是从夏州这个地方上起家的,所以国名夏。第三种用特殊含义的文字来起名,譬如女真人认为最好的金属是“金”,不变不坏,所以他们的朝代就以金为名。蒙古人忽必烈则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而到皇太极那个时候,考虑到汉人因受历史影响,对金人素怀恶感,于是把国号从后金改名为谐音字清,为什么是清呢?因为清的右边上为主,下为月。月代表明朝。而主的意思就是要成为“明”的主人,要高高在上,这就是“清”的用意。当然在中国历史后半段,还有一个特例,那便是朱元璋,他早期的称号是吴王,按照正常逻辑,他的朝代本该叫吴朝,可为什么最终改名叫了明朝呢?这头一个原因,是因为历史上的吴国都是割据局部地区的小政权,感觉有些不符合天朝大国的派头。次一个则是因为朱元璋早期跟随郭子兴,郭子兴又属于白莲教,白莲教的首领称“明王”,后来朱元璋淹死了小明王,这个字号便夺为己用。第三是这个字眼也确实大气,有一种“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的感觉,比吴确实强多了。还要说的是,南朝有一个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那么这个朝代是不是用姓氏起名的特例呢?不是的!陈霸先并不是因为姓陈而把自己的朝代起名为陈,而是因为他的最初爵位就是陈公,他的封地是南豫州之陈留等十郡。所以这个朝代取名,和秦汉唐宋,那是一个思路,没啥特别。以姓氏指代朝代名,其实更多见于朝鲜越南,譬如李朝、吴朝。

其他网友观点

古时的礼法观念是皇权天授,天子只是受命于天,奉天承运,替天行道而已。也就是说天下一切,都归属于天道,天子只是天道的代理人而已。因此一个朝代的称谓,必须通过一套仪轨,由天道来进行“天授”,所以朝代的称谓,不能以天子的姓氏,来代替。否则就会变成天子“监守自盗”,窃取了老天的权力,这就有违天道了,必受天罚。以上说辞,是明面上的托词。实际上,中原天子,不但是中国的皇帝,也是众多藩国的主子。天子统万邦而拥有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倘若天子以家姓作为朝代的称谓:1,天子直辖中国,各藩国与中国相处就只有二个选择。要么不承认天子,要么被中国吞并。如此一来,矛盾就会爆发,于天下也不利。天子作为天下共主,只是由中国皇帝来担任而已。各藩国与中国,在国家地位上还是平等的。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英女王是英格兰国主,也是英联邦的女王。但是澳大利亚丶新西兰丶加拿大与英国的地位,是绝对平等。2,天授的朝代称谓,既有利于天子维系天下的政治体系,也有利于东方各国的平等交流,这是一个双赢的好事。当中原王朝强盛时,世界东方各国也繁荣昌盛。当中原王朝没落时,世界东方各国也逃不过灾祸。这是世界东方史的铁律。大唐兴盛时,日本、南诏丶吐蕃丶新罗…也随之发展。清朝垮台时,除了日本兴盛,其他亚太国家全部陷入了祸患之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唐朝不称为李朝,宋朝不称为赵朝。既是古代礼法上的需要,也是维系古代东方国际政治体系的需要。符合精神和实际,两个方面的需求。至于越南丶朝鲜出现过,君主以家姓代朝号的现象。那是因为在当时的东方体系中,这两国不处于主导地位。他们没有那么大的权势,也就没有那么大的责任,当然也就不必有那么多的顾忌。

其他网友观点

李渊原是唐国公,得了天下就顺势建唐朝。汉王刘邦丶魏公曹操都是如此。而一些起义军本无公侯伯爵,就随意建王朝,如李自成起义就叫大顺朝。洪秀全叫太平天国。李渊这类开国皇帝,是继往开来。而无爵位者做了皇帝,就趁兴而为。五代十国中的陈霸先,从将军到皇帝,索兴就叫陈朝。一般还应从阴阳五行中定国号。皇家偏火叫夏丶偏金叫金丶偏水叫清,等等。

其他网友观点

历史上的朝代称号,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小编就简单说下朝代的命名及唐宋命名的依据。朝代命名大致分类历代王朝的命名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使用最初发起时的地名。如秦朝,秦朝是由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她取最初的秦国之名而称秦朝;再如汉朝,刘邦在攻占秦朝国都咸阳后,被封为汉王,统领汉中及巴蜀一带。刘邦以汉王国为根据进而一统天下,故用汉朝命名。第二类是使用所封的爵邑。如隋朝,隋朝创立者杨坚之父杨忠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起义关西,因功受封随国公。杨坚子袭父爵,成为了新的随国公。杨坚之后代北周而自立,故定国号为隋。第三类使用特殊的物产。如契丹,契丹意思为镔铁,取其坚韧之意。再如金朝,国号金得名于生产黄金的按出虎水。第四类使用文字的含义。如元朝。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 以“大元”为国号。“元也者,大也。大不足以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至也。” 唐宋国号命名的依据唐朝,依据是所封的爵邑。唐朝的创建者是唐高祖李渊,李渊的祖父李虎,是南北朝时期西魏的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李渊父李昞、李渊先后袭封唐国公,所以,李渊建立的新朝定国号为唐。宋朝。依据是发起时的地名。宋朝的开创者赵匡胤在后周时期是归德军节度使,归德军节度使藩镇的治所在宋州(河南商丘),所以定新朝国号为宋。

其他网友观点

大家好,我是紫陌,谢邀解答。我们现今可以发现很多商家的名字都是按照自己的名字或者是姓氏来取名的,就连家中的宠物,大名一般也是和主人一样的,这就已经是一种所有权的宣告了。我国历代以自己的姓氏为国号的只有一个,就是南北朝时期的陈朝。在古代的时候,大家都是这国家都是皇帝的,但是皇帝们为啥不按照自己的姓氏来起个朝代呢?就比如现在说到唐朝,这皇帝们除了武则天之外可都是姓李的,就连我们说都是指的李家天下,但是为啥偏偏叫唐朝呢,这完全没办法结合起来啊?唐朝为什么称唐朝?宋朝为什么称宋朝?第一个成立这个时代的人就是李渊了,生于长安,七岁即袭爵唐国公,他家里本来就是一个世袭制,所以他就顶替了他爸爸的职位。后来也是为隋朝做出的很大的帮助,因为这隋朝皇帝对他很和善,还给他升官了,于是他就变成了一个唐王。所以建立的朝代为唐朝。宋朝是因为因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兼任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即帝位后,便以宋州(今河南商丘市南)的“宋”字为国号。小结:看到这里,大家就应该是明白了,原来这只是因为他的一个职业啊,其实这也算是历代皇帝们留下来的一个规则吧,所以后代皇帝们就一直是在效仿,你看其他的曹操之类的,不都是按照的这个准则嘛,皇帝们也还不能随心所欲瞎起名字的。朝代的名称是由什么决定呢?大致有五个来由:一、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二、来自创建者原有封号、爵位。三、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四、源于宗族关系。五、寓意吉祥。中国各朝代名称的来历:夏朝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商朝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周朝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秦朝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汉朝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魏国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蜀国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称“蜀汉”。汉指东汉的继续。吴国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晋朝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隋朝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辽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西夏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山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金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元朝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明朝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 “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清朝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 “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而为之。结语: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国家的称号),即朝代的名称。我是紫陌,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期待和大家一起探讨更多的问题。

版权申明

本文"为什么唐朝不称为李朝?宋朝不称为赵朝?创始人是依据什么命名?":http://www.baibapfp.com/article/2023091971772.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yfshare@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土堆网 我爱学习
人生就是为了不段学习而生的!
  • 156521文章总数
  • 10w+访问次数
  • 2356建站天数
  • 推荐回答